2021-01-15
多年來,芳儒茶葉董事長王建國一直思考和研究著如何做好茶行業的理論和實踐探索,讓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好茶,進而服務中國茶企轉型發展。
據了解,在全球茶葉產業中,我國茶園面積、茶葉產量和消費量占比分別達到60%、46%和35%,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茶業第一大國。目前全國有20個省、市、自治區產茶,近8000萬人從事與茶相關的產業。
世界主要產茶國印度、日本等規?;纳a線已經普及,國際跨國茶企主攻標準化生產和品牌打造。我國主攻方向是創制名優茶單品,追求差異化的“小而美”。我國以茶為農業特色支柱產業的縣區有100多個,每個地方都有區域化產品。茶葉企業數量多、規模小,茶葉品種品類多,有規模、有影響力的大品牌少。
如何破解中國茶品牌困境?
芳儒茶葉董事長王建國認為,我國茶產業發展既要遵循傳統生產方式,也要有效銜接現代化、工業化發展道路,“我國茶產業依然保有自身特色,很多地方祖祖輩輩采茶、吃茶,走農業化生產道路。打個比方,中國茶葉受天氣影響大,今天茶葉是一種品質,明天天氣不好,茶葉又可能表現出另外一種品質。傳統生產方式需要改變和創新,才能應對現代化市場的挑戰?!?/span>
王建國(右一)
中國茶葉要更好地走向世界,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文化壁壘是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是品質穩定,食品安全過硬,同時也需要茶企針對不同地區的文化特點和居民茶飲需求來調整發展戰略,“中國茶葉需要提高自身品質。比如,日本茶葉在歐美高端市場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因為有強有力的品質為基礎。這些都是中國茶葉需要繼續提升和借鑒的?!?/span>
在王建國看來,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人對于茶文化的理解不同。消費者對于色香味形的理解,對于產地和工藝的要求,甚至對于茶葉匠人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導致了中國茶葉品牌眾多,但是茶產業規模無法擴大,名優茶的優勢建立不起來,中國茶葉消費也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
“我國茶業種植標準化和專業化欠缺,現在勞動力成本上升,百姓消費理性化程度也在增強?!毕臐硎?,眼下,需要將科技創新轉化為技術創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產品優勢、經濟優勢,樹立茶業品牌優勢,將百姓目光和消費聚焦到品牌茶葉身上,聚焦到優質茶企身上,才能帶動產業提質增效。
王建國認為,讓百姓推廣良種也有困難。讓鄉親們砍掉祖輩傳下的茶樹再種,他們可能不會答應,因此導致小特色、小產聚?!班l鎮茶廠、合作社茶廠遍地都是,龍頭企業少,組織化程度比較弱,產業化程度低。僅普洱茶一個品種,就有幾百家企業在生產,同時產生幾百個品牌?!?/span>
“當下,茶葉大多都是作為原料出口,被國外企業拼配。我們應當利用文化交流契機,依托‘一帶一路’戰略,抓住機遇,讓優質茶企走出去,破解茶業‘大而不強,彰而不顯’的局面?!蓖踅▏J為,目前,真正去基層從事茶研究的畢業生還不夠,高校應該結合產業發展來教育培養學生,推動現代茶產業長久發展。
“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都要下功夫,用健康理念來拉動消費,用科學語言來闡釋老祖宗的經典,讓人喝茶喝得‘明明白白’?!?/span>
“國際飲茶習慣和我國存在巨大差異。打個比方,阿塞拜疆喝紅茶時要加入花草,有時候會加糖、奶、檸檬汁等?!睆堈窠Y合出國研究經歷介紹,如果想讓中國茶更好地走出去,要大力宣傳中華茶文化,挖掘東、西方都認同的茶文化精髓,讓外國人的茶杯泡上中國的好茶。
“從大到強,關鍵是要打造驅動茶產業發展的強勁‘中國芯’?!?span style="font-family: 宋體, SimSun;">芳儒茶葉董事長高度關注國內外茶業研究發展趨勢。他認為,必須加快基礎研究,走在國際同行前列,同時打通基礎研究和產業發展的“經脈”,既講清茶的益處,又生產品質好茶。